Aloysius Posted April 18, 2008 at 12:09 AM Report Posted April 18, 2008 at 12:09 AM The Yale Chinese CH130 website provides us kindly with the audio recordings of David and Helen in China and Listening & Speaking Chinese. The first 15 (of the total 20) L&S recordings come with transcripts and are downloadable from the website. This morning I very quickly wrote out Lesson 20, but there could be some small mistakes especially towards the end where I lost concentration and wasn't too qingchu about one or two things (oh and I was too lazy to IME all the de's, a bad habit - not cross-checking the IME in general btw. :>). 近年来不少去过中国的人都会为五光十色的服装而惊叹。过去的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也促进了人们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开放。从中国人的穿着打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生活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天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而且也是服装的最大消费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就是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服装一直是式样单一花色单调。居常颜的颜色都是深色的或者暗色的,如蓝的,绿的,灰的,黑的,等等。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穿同样颜色合同颜式样的衣服,没有个性,没有各自的特地。这种单一单调的服装反映了当时落后的经济状况。人民穿衣服不是为了装饰不是为了好看,而这是为了遮蔽身体和防御寒冷。对老百姓来说,很少有人买得起贵重的衣服。即使有钱政府也不鼓励人们穿新奇的衣服。今天不同了, 美容服饰成了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都人尤其是年轻人和一切白领工作人员,每个月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花在衣服上。人们不再每天只穿统一件衣服或统一式样的衣服。他们学会了打扮自己,让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且不但年轻人爱美连老年人也越来越追求美了。老年人过去连做梦也不感想花花绿绿的衣服。现在都勇敢的穿戴了现象。美丽漂亮的服装是这些老年人感觉年轻了跟富有朝气了。中国的服装款式在不断地变化。服装设计师么也在不断把新的样式核心的色彩推向市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多彩的不装市场,最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和变化中的中国人。 I was wondering does anybody have 16-19? And what about D&H; did anyone ever bother? Still need to look at D&H really, I have no idea if it's any good. Ta in advance anyway good people. Quote
atitarev Posted April 18, 2008 at 05:21 AM Report Posted April 18, 2008 at 05:21 AM Excellent resources, will download all these and work through! It took me a little white to navigate. Sorry, can't help with your query. I've never seen this textbook but it seems very popular. I've been using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among others. Quote
Aloysius Posted April 18, 2008 at 10:12 AM Author Report Posted April 18, 2008 at 10:12 AM Yale's Listening & Speaking's #19 - 赴宴 你好郭红红。诶呀雅克,你昨天晚上干什么去了?我们不是说好在一起复习功课了吗。到处找你找不到,大家都以为你失踪了呢。天啊,我这么把复习功课的事忘了,对不起郭红红。我昨天晚上去参加了一个结婚宴会特别热闹。你还有心思去参加宴会啊?下星期这就大考了。没办法好朋友邀请不能拒绝啊。那你参加的是谁的结婚宴会?是我的球友老张的。老张? 多老了?什么才结婚呢?大家都叫他老张,其实他并不老,才这有二十七岁。他已经看了两年的恋爱,昨天正好是八月八号。据说是个吉利的日子。一点儿不错。八八八发发发,发就是发财的意思。怎么样宴会上的人多吗?多极了,新郎和新粮双方的很多亲戚朋友。多出席了宴会。游戏什么活动呢?主持人先让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他们是自由恋爱的,没有通过别人的介绍,不过他们的故事还是挺浪漫的。还有什么人讲话? 好几个人都讲了话,因为我肚子早饿了,没认真听他们到底受了谢(?)什么。好像都在重复说恭喜恭喜,早得贵子,白头到老之类的话。那你一定吃了不少好东西吧。真的我第一次看见真么丰盛的酒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你没有吃坏肚子吧? 绝对没有,不过我喝酒喝多了一点儿,因为大家呼唱(?)敬酒,尤其看见我是个会说中国话的老外。更是(?)劝我多喝幸亏我酒量大没有喝醉。别吹了!我看你现在还有一点儿醉呢 .开玩笑吧!我要是醉了,还能在这儿给你说话吗? Post scriptum request for the good people - please enlighten me on the meaning of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 Quote
monto Posted April 18, 2008 at 01:07 PM Report Posted April 18, 2008 at 01:07 PM 近年来不少去过中国的人都会为五光十色的服装而惊叹。过去的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也促进了人们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开放。从中国人的穿着打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生活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天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而且也是服装的最大消费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就是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服装一直是式样单一花色单调。居常颜的颜色都是深色的或者暗色的,如蓝的,绿的,灰的,黑的,等等。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穿同样颜色和同颜式样的衣服,没有个性,没有各自的特点。这种单一单调的服装反映了当时落后的经济状况。人们穿衣服不是为了装饰,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遮蔽身体和防御寒冷。对老百姓来说,很少有人买得起贵重的衣服。即使有钱政府也不鼓励人们穿新奇的衣服。今天不同了, 美容服饰成了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和一些白领工作人员,每个月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花在衣服上。人们不再每天只穿同一件衣服或统一式样的衣服。他们学会了打扮自己,让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且不但年轻人爱美,连老年人也越来越追求美了。老年人过去连做梦也不敢想花花绿绿的衣服,现在都勇敢地穿戴了现象。美丽漂亮的服装使这些老年人感觉年轻了,更富有朝气了。中国的服装款式在不断地变化。服装设计师们也在不断把新的样式和新的色彩推向市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多彩的服装市场,最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和变化中的中国人。 The characters in red look odd there, but I don't know what they were supposed to be. The ones in blue are the corrections I made according to grammar or common sense. Hope it be some help. Quote
Aloysius Posted April 19, 2008 at 02:44 PM Author Report Posted April 19, 2008 at 02:44 PM #18 中国人的三大件 过去二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中国人生活中的三大件的演变。对能代表在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什么是三大件呢?简单说来三大件就是只日常生活中三件很有用但也很贵重的东西。大约从七十年代初期就有了三大件这个名词。当时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中。那时候中国的经济情况很糟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多年来政府自力更生把中国的大门关起来。不跟西方国家做生意,结果好几十年中国的生财上不去,人民的生活得不到提高,常时居民的收入很低,中国农民的生活更苦。很多地方一个人一天挣不到一分钱。那时候中国生活中三大件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因为很少有家庭可以买得起这三大件。那时没一个大件都在一百块钱左右,算是很贵重的用品了。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在二十多元钱,全面的工资总共不过二百多元钱,出去,吃饭,穿衣的钱每月很难省着(?)几块钱,所以要想买三大件。即使是平时很节俭也得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就是在结婚以前能够买上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三大件。到了一九七六年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去世,两年以后中国开始上世界敞开了大门。在国内政府也鼓励每个人想办法多挣钱。是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快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老三大件已经过时。这时的新三大件是彩电,冰箱和洗衣机。新三大件的出 钱说明老百姓收入高了,生活改善了。到了九十年代中一些有钱的大款们又有了超级三大件,私房,轿车和计算机。虽然旧的三大件还没完全过时,但新的超级三大件一点点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梦想。谁知道了,也许在将来中国的超级三大件也会成为过去。那时的人们一定会有更高级的三大件。 For those interested here's #18, bear in mind that this hasn't been (well) proof-read. Quote
roddy Posted April 19, 2008 at 03:34 PM Report Posted April 19, 2008 at 03:34 PM 过去二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中国人生活中的三大件的演变最能代表在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什么是三大件呢?简单说来三大件就是指日常生活中三件很有用但也很贵重的东西。大约从七十年代初期就有了三大件这个名词。当时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中。那时候中国的经济情况很糟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多年来政府自力更生把中国的大门关起来。不跟西方国家做生意,结果好几十年中国的生产上不去,人民的生活得不到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很低,中国农民的生活更苦。很多地方一个人一天挣不到一分钱。那时候中国人生活中三大件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因为很少有家庭可以买得起这三大件。那时每一个大件都在一百块钱左右,算是很贵重的用品了。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才二十多元钱,全年的工资总共不过二百多元钱,出去,吃饭,穿衣的钱每月很难省下几块钱,所以要想买三大件。即使是平时很节俭也得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就是在结婚以前能够买上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三大件。到了一九七六年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去世,两年以后中国开始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在国内政府也鼓励每个人想办法多挣钱。使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老三大件已经过时。这时的新三大件是彩电,冰箱和洗衣机。新三大件的出现说明老百姓收入高了,生活改善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一些有钱的大款们又有了超级三大件,私房,轿车和计算机。虽然旧的三大件还没完全过时,但新的超级三大件已渐渐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梦想。谁知道了,也许在将来中国的超级三大件也会成为过去。那时的人们一定会有了更高级的三大件。 Quote
Aloysius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2:01 AM Author Report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2:01 AM I fear a bunch of mistakes in #17 买东西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买东西,不管是吃的用都得需要(一件一件的买会来?)。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买东西。有的人天生就会买东西,买的东西又便宜,质量又好。有些人天生就不会买东西,花的(?)钱不少可是买会来的东西却常常不令人满意。所以很多人说买东西也是一门学文,是大有讲究的。在美国人们常常依靠广告买东西。每个大型货商店,每周都会印发大量的广告。商家也有很多推销产品的做法。比如降价销售,特价销售,买一送一,等等。这些广告一般都夹在当地的报纸中。还有的商家把广告寄到居民的家里。很都老百姓先看看广告上价钱,然后决定到那个商店去买东西。所以在美国买东西,广告的作用是很大的。广告做得好,东西就卖得快。不错广告的商店恐怕很难和别人竞争。另外美国的各种节假日也特别多。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节日。又官方认定的节日又民间的节日,直接节假日都为商家们提供难得的推销商品的机会(?)。商家也会根据不同的节日,在广告上推销不同的商品。在中国广告没有在美国那么重要。不少人这相信自己的经验(?),而(?)没广告是骗人的东西。在中国大城市的商业街上,更多的是 小型商店。有的卖男装,有的卖女装,一些常见的门饰还有鞋店,帽店,时装店,童装店,玩具店,文具店,音像店,书店,工艺品店,等等。可以说有什么商品,就有什么商店,每个商品的品牌也各种各样。顾客在买东西的时候常常靠眼睛和手去判断一件东西的质量。所以中国有句倡言(?)叫货比三家。意思就是要又看几家商店又比较比较。然后在决定买样东西。很多会买东西的人常常是出了一个商店又进另一个商店需要花不少时间。所以要买到一件自己很喜欢的东西,比用(!?)不是一间(?)很容易的事。会买东西的人往往是那些有耐心的人,他们把买东西当成一种乐趣,卖到东西当然好。买不到东西也不会太遗憾。 Those of you able to pick out the 已渐渐,使 and 指‘s impress me. Most of the corrections make sense with hindsight, but really only with hindsight. What about “直接节假日”, it sounds correct but the meaning seems nonsensical. Quote
roddy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2:19 AM Report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2:19 AM Apologies for not highlighting in red. 直接节假日 was 这些节假日. If you take a look at the mistakes you've made you may be able to spot consistencies you can work on.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买东西,不管是吃的用的都得需要一件一件的买会来。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买东西。有的人天生就会买东西,买的东西又便宜,质量又好。有些人天生就不会买东西,花的钱 不少可是买会来的东西却常常不令人满意。所以很多人说买东西也是一门学问,是大有讲究的。在美国人们常常依靠广告买东西。每个大型百货商店,每周都会印发大 量的广告。商家也有很多推销产品的做法。比如降价销售,特价销售,买一送一,等等。这些广告一般都夹在当地的报纸中。还有的商家把广告寄到居民的家里。很 多老百姓先看看广告上价钱,然后决定到那个商店去买东西。所以在美国买东西,广告的作用是很大的。广告做得好,东西就卖得快。不错广告的商店恐怕很难和别 人竞争。另外美国的各种节假日也特别多。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节日。有官方认定的节日又民间的节日,这些节假日都为商家们提供了难得的推销商品的机会。商家也会根据不同的节日,在广告上推销不同的商品。在中国广告没有在美国那么重要。不少人只相信自己的经验,而认为 广告是骗人的东西。在中国大城市的商业街上,更多的是 小型商店。有的卖男装,有的卖女装,一些常见的门市还有鞋店,帽店,时装店,童装店,玩具店,文具店,音像店,书店,工艺品店,等等。可以说有什么商品, 就有什么商店,每个商品的品牌也各种各样。顾客在买东西的时候常常靠眼睛和手去判断一件东西的质量。所以中国有句常言叫货比三家。意思就是要多看几家商店多比较比较。然后在决定买一样东西。很多会买东西的人常常是出了一个商店又进另一个商店需要花不少时间。所以要买到一件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会买东西的人往往是那些有耐心的人,他们把买东西当成一种乐趣,买到东西当然好。买不到东西也不会太遗憾。 Quote
monto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2:44 AM Report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2:44 AM 赴宴 男:你好,郭红红。 女:哎呀,雅克!你昨天晚上干什么去了?我们不是说好在一起复习功课了吗?到处找你找不到,大家都以为你失踪了呢。 男:天啊,我这么把复习功课的事忘了!对不起,郭红红。我昨天晚上去参加了一个结婚宴会,特别热闹。 女:你还有心思去参加宴会啊?下星期就要大考了。 男:没办法,好朋友邀请不能拒绝啊。 女:那你参加的是谁的结婚宴会? 男:是我的球友,老张的。 女:老张? 多老了?怎么才结婚呢? 男:大家都叫他老张。其实他并不老,才只有二十七岁。他已经谈了两年的恋爱,昨天正好是八月八号。据说是个吉利的日子。 女:一点儿不错。八八八,发发发。发,就是发财的意思。怎么样,宴会上的人多吗? 男:多极了。新郎和新娘双方的很多亲戚朋友都出席了宴会。 女:有些什么活动呢? 男:主持人先让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他们是自由恋爱的,没有通过别人的介绍。不过他们的故事还是挺浪漫的。 女:还有什么人讲话? 男:好几个人都讲了话,因为我肚子早饿了,没认真听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好像都在重复说恭喜恭喜、早得贵子、白头到老之类的话。 女:那你一定吃了不少好东西吧? 男:真的。我第一次看见这么丰盛的酒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女:你没有吃坏肚子吧? 男:绝对没有。不过我喝酒喝多了一点儿。因为大家互相敬酒,尤其看见我是个会说中国话的老外,更是劝我多喝。幸亏我酒量大,没有喝醉。 女:别吹了!我看你现在还有一点儿醉呢。 男:开玩笑吧!我要是醉了,还能在这儿跟你说话吗? Post scriptum request for the good people - please enlighten me on the meaning of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 Some characters might be wrong there, but still can guess it is to desribe the diameter of a cylinder or column or something shaped like that, meanig the diameter is about that of a rice bowl. Quote
roddy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3:16 AM Report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3:16 AM The only place I remember seeing 碗来粗细 is in 矛盾‘s 杨树礼赞.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Like monto I took it to mean 'about as wide (thick) as a bowl. Quote
Aloysius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11:25 AM Author Report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11:25 AM #16 - 成家立业 中国人常说三十而立,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应该已经成家立业了。成家就是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立业就是有了一个理想的工作和成功的事业。所以成家立业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尤其是成家总是人们所(?)特别关注事情。如果谁到了结婚年龄还没有成家亲人朋友都会替他操心,一定要想办法帮他找一个合社的对象。如果谁一辈子不结婚很多人就会觉得这个人不可理解。所以建立一个温暖的家是很多人的希望。从前传统的中国家庭常常是几代住在一起的大家庭。上有祖父祖母下有孙子孙女,甚至(1)还有重孙子孙女。比以上的大家庭是几代住在一起,大家尊敬老人,爱护孩子,互相交互,一起分担家务,一起分享幸福。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人关心这个大家庭。但在实际生活中,也正在因为大家庭人口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容易相处。比如说婆媳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和妯娌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非常难处的关系。所以很多电影和小说里的故事都是关于大家庭的。在现在的中国过去那种三代,四代人住在一起的大家已经庭越来越小了。一来是因为现在很小有过去的(?)大房子。二来是因为年情人结婚一国都喜欢自己单住。一般来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想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庭。这样可以不受老人的约束(1)。可以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1)。而对很多老人来说孩子搬去出也不见的是坏事,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会更轻松和更方便了。老人不必每天给一大家人做饭了。而且做老两口的饭总是容易得多。 Quote
monto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12:34 PM Report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12:34 PM #16 - 成家立业 中国人常说三十而立,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应该已经成家立业了。成家就是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立业就是有了一个理想的工作和成功的事业。所以成家立业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尤其是成家总是人们所(?)特别关注事情。如果谁到了结婚年龄还没有成家,亲人朋友都会替他操心,一定要想办法帮他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如果谁一辈子不结婚,很多人就会觉得这个人不可理解。所以建立一个温暖的家是很多人的希望。从前传统的中国家庭常常是几代住在一起的大家庭。上有祖父祖母下有孙子孙女,甚至(1)还有重孙子孙女。比以上的大家庭是几代住在一起,大家尊敬老人,爱护孩子,互相交互,一起分担家务,一起分享幸福。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关心这个大家庭。但在实际生活中,也正在因为大家庭人口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容易相处。比如说婆媳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和妯娌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非常难处的关系。所以很多电影和小说里的故事都是关于大家庭的。在现在的中国,过去那种三代、四代人住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经越来越少了。一来是因为现在很少有过去的(?)大房子。二来是因为年轻人结婚一般都喜欢自己单住。一般来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想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庭。这样可以不受老人的约束。可以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对很多老人来说,孩子搬去出也不见的是坏事,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会更轻松和更方便了。老人不必每天给一大家人做饭了。而且做老两口的饭总是容易得多。 Quote
Aloysius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2:33 PM Author Report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2:33 PM Thanks for all the incredible quick corrections.Besides some unnecessary, strange IME typo's, all the corrections really helped me. I'm starting to see some kind of pattern in the mistakes that I'm making. I've disappointed myself a little by sometimes focussing on just listening, hence totally forgetting to use common sense and the storyline. This resulted in a bunch of nonsensical mistakes. I could/should have just deduced some words I wasn't clear about. Roddy, I'm very impressed that you can just pull 茅盾's name out of your hat like that. Monto, I'm going with your explanation here, however I'm still clueless regarding the meaning/use of 罢 here. Does it imply something along the lines of not thicker than, indicating its limit? For those interested, the transcripts 1-15 are on Yale's site. A word of thanks to them for understanding that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ould be on the net free for everyone to see, hear and use. Quote
monto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3:16 PM Report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3:16 PM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罢 Light toned here, 罢 = 吧。 It has no particular meaning, just makes the sentence sound more colloquial, so that you have a feeling that the writer is just talking to you. Quote
roddy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3:20 PM Report Posted April 20, 2008 at 03:20 PM Roddy, I'm very impressed that you can just pull 茅盾's name out of your hat like that. That piece (or an edited version of it) is one of the readings for the Putonghua Ceshi, which I've been using for pronunciation drills. Took me a while to place it. I'd love to claim to have read all of his work, but nobody would believe me, so . . . Quote
atitarev Posted April 27, 2008 at 11:17 AM Report Posted April 27, 2008 at 11:17 AM The Yale Chinese CH130 website provides us kindly with the audio recordings of David and Helen in China and Listening & Speaking Chinese. The first 15 (of the total 20) L&S recordings come with transcripts and are downloadable from the website. I have just downloaded the course audio (texts) and found that they don't match the texts (html). Aloysius. Could you please advise the exact link for the transcripts? Quote
semantic nuance Posted May 19, 2008 at 05:10 AM Report Posted May 19, 2008 at 05:10 AM I borrowed the transcriptions from monto (lesson 20). I just corrected some words in blue. 近年来不少去过中国的人都会为中國人五光十色的服装而惊叹。过去的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也促进了人们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开放。从中国人的穿着打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生活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天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而且也是服装的最大消费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就是在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服装一直是式样单一花色单调。最常見的颜色都是深色的或者暗色的,如蓝的,绿的,灰的,黑的,等等。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穿同样颜色和同颜式样的衣服,没有个性,没有各自的特点。这种单一单调的服装反映了当时落后的经济状况。人们穿衣服不是为了装饰,不是为了好看,而只是为了遮蔽身体和防御寒冷。对老百姓来说,很少有人买得起贵重的衣服。即使有钱政府也不鼓励人们穿新奇的衣服。今天不同了, 美容服饰成了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和一些白领工作人员,每个月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花在衣服上。人们不再每天只穿同一件衣服或同一式样的衣服。他们学会了打扮自己,让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而且不但年轻人爱美,连老年人也越来越追求美了。老年人过去连做梦也不敢想的花花绿绿的衣服,现在都勇敢地穿在了身上。美丽漂亮的服装使这些老年人感觉年轻了,更富有朝气了。中国的服装款式在不断地变化。服装设计师们也在不断把新的样式和新的色彩推向市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多彩的服装市场,最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和变化中的中国人。 Quote
semantic nuance Posted May 19, 2008 at 05:28 AM Report Posted May 19, 2008 at 05:28 AM #17買東西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买东西,不管是吃的用的都得需要一件一件的买回来。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买东西。有的人天生就会买东西,买的东西又便宜,质量又好。有些人天生就不会买东西,花的钱 不少可是买回来的东西却常常不令人满意。所以很多人说买东西也是一门学问,是大有讲究的。在美国人们常常依靠广告买东西。每个大型百货商店,每周都会印发大 量的广告。商家也有很多推销产品的做法。比如降价销售,特价销售,买一送一,等等。这些广告一般都夹在当地的报纸中。还有的商家把广告寄到居民的家里。很 多老百姓先看看广告上的价钱,然后决定到那个商店去买东西。所以在美国买东西,广告的作用是很大的。广告做得好,东西就卖得快。不做广告的商店恐怕很难和别 人竞争。另外美国的各种节假日也特别多。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节日。有官方认定的节日有民间的节日,这些节假日都为商家们提供了难得的推销商品的机会。商家也会根据不同的节日,在广告上推销不同的商品。在中国广告没有在美国那么重要。不少人只相信自己的经验,而认为 广告是骗人的东西。在中国大城市的商业街上,更多的是 小型商店。有的卖男装,有的卖女装,一些常见的门市还有鞋店,帽店,时装店,童装店,玩具店,文具店,音像店,书店,工艺品店,等等。可以说有什么商品, 就有什么商店,每个商品的品牌也各种各样。顾客在买东西的时候常常靠眼睛和手去判断一件东西的质量。所以中国有句常言叫货比三家。意思就是要多看几家商店多比较比较。然后在决定买一样东西。很多会买东西的人常常是出了一个商店又进另一个商店需要花不少时间。所以要买到一件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会买东西的人往往是那些有耐心的人,他们把买东西当成一种乐趣,买到东西当然好。买不到东西也不会太遗憾。 Quote
Recommended Post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select your username and password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
Note: Your post will require moderator approval before it will be visible.